English

戚秀玉被授予“职业指导大师”

1999-01-12 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 宋言荣 我有话说

编者按戚秀玉,一个普普通通的职业指导师,能在短短的几年内为1.5万求职者找到工作,仅1998年一年就使4500名求职者重新上岗,实在是了不起的业绩。这业绩的背后,凝结的是汗水、是辛劳、是智慧,体现的是一种责任感与同情心。再就业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参与合作。希望更多的同志像戚秀玉那样满腔热情地对待下岗职工,把他们看成是自己的兄弟姐妹,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实实在在帮他们解决困难,团结一致,齐心攻关,不断地把再就业工程推向前进。再就业需要更多的“戚大姐”。

本报讯(记者宋言荣)近日,大连市人民政府把“职业指导大师”的称号授予了大连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介绍员戚秀玉。因为她从1995年至今已为1.5万人找到工作,仅1998年一年就有4500人在她的直接指导下重新就业。

戚秀玉今年43岁,在劳动力市场已工作多年。她有一本厚厚的“特别档案”簿,记录的都是一些就业困难或生活困难的求职者的情况。戚秀玉说:一看到这个本子,就好像看到求职者期待的目光,我就有一种责任,不能让他们失望。

一位孱弱老太太,带着两个儿子,来劳动力市场。原来,这家大儿子精神受过刺激,二儿子木讷,哥俩都没有工作。老人又身患癌症。听了这些,戚秀玉告诉老人,回去好好养病,儿子的工作她包了。她先为老大找到了一个活儿,又为老二忙乎。一天,她得到信息,一个单位急用一个搬运工,这活儿正适合老二。于是,她便给老二打传呼,可是打了好多遍也没有回音。次日正逢周六公休日,到哪儿去找人?戚秀玉好说歹说让人家等到星期一。周六,天下起了大雨,戚秀玉又拉肚子,她和女儿一起,打着伞按照老二填写的求职登记表上的地址去找。但是,她们直到晚上7时,也没找到。周日一大早,她和女儿又出发了,又找了一天,连山坡上的楼群都找遍了,还是没有找到。于是她给一个在家休假的老同学打传呼,让人家帮着找。同学被她的真情所打动,再一次来到派出所,终于在底帐里给翻了出来。原来,楼号已改,而老二登记时还用的老号。找到了老二,但老二为了照顾病重住院的母亲,无法上岗。听说老人住院了,戚秀玉两次到医院看望,她告诉老人:你二儿子的工作我一定给找。老人哭了。老人嘱咐亲戚们,将来一定要代她感谢“戚大姐”。

宫勇失业两年多,全家4张嘴没有一点稳定的生活来源,一直靠他做临时工勉强维系。可这临时工又做不成了。这一来,使他情绪十分烦躁。来到劳动力市场,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的怨气都一古脑地出在了接待他的戚秀玉身上。受了一肚子委屈的戚秀玉忍住眼泪,倒反过来一边安慰他,一边对他进行耐心的职业指导……这一切,很快使宫勇的“火气”消了。但在求职上,他非要找个司机的活儿不可,这又难住了戚秀玉。司机已经严重过剩,找活儿极难。她只好一边劝他改变择业观念,一边帮他查找这样的岗位。听说一家公司招聘司机,她立即推荐他去应聘,无奈竞争者太多,没有被录取。宫勇再一次来找戚秀玉,显得情绪低落,流露出绝望心理。她一边开导他,又一边找这家公司的领导,介绍宫勇的情况,极力推荐。经十几次电话商谈,对方领导感动地说:“你与宫勇非亲非故,这样热心帮助他,我们也就没有理由不要了。”还有一次,戚秀玉为一个50岁的男下岗职工找了个每月450元的瓦工工作,不想这个人竟开口大骂:“简直是打发要饭的!”戚秀玉气得眼泪流了出来,旁边的求职者看不下去了,上去责问这个人。这时,戚秀玉一边劝那些人,一边仍继续为这个人找工作。提起这些,戚秀玉说:“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去理解他们,他们也会理解你。”

戚秀玉一直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这压力便是:无法使每个求职者都能很快上岗。开展“即时服务”以来,她比过去更忙了。要让下岗职工48小时内上岗,这是件很困难的事,要联系岗位,要面试,要办手续。为省出时间和精力,她办公桌上没有水杯,工作时间几乎不喝水,以减少去厕所的麻烦。午休时间也很少干别的,或整理信息,或查找档案。早晨要提前一小时来,晚上也经常不能按时回家。在单位忙不完的事,经常带到家里去忙。

为了提高职业介绍的成功率,戚秀玉还非常注重知识的积累,自学了《心理学》、《公关学》,对每位求职者的心态进行认真研究,写出了《浅析掌握求职心态》等论文,在《中国就业》等刊物上发表。现在,她的职业介绍成交率已经达到60%以上。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